育儿指南

有什么成语小故事适合学龄儿童?

学龄儿童成语小故事书:有《千里送鹅毛》,《叶公好龙》《守株待兔》《亡羊补牢》《闻鸡起舞》《狐假虎威》《坐井观天》《磨杵成针》《一诺千金》《三迁之教》《当头棒喝》《刻舟求剑》等。

图片分享更多成语故事,适合学龄儿童,总之成语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。


有一户人家,他家有个菜园,菜园里埋着一块大石头,露出来的那部分有一头小猪那么大。主人自己也不知道那块石头从哪里来的,就知道从自己小时候起,就已经在那里了。每次家里的人去采摘或是浇水,不小心就会踢到那石头上,不知道跌倒摔伤多少次了。有一天儿子说:父亲,那颗讨厌的石头,我们把它挖走可好?”


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有许多成语小故事。比如孔融让梨”、恩重如山 ”、深情厚谊” 手足情深” 、 形影不离”等等。主要是让孩子从成语小故事中理解其中道理,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。

如果直接教育,孩子可能听不进,但通过故事的讲解,孩子就会记住了。跟孩子讲道理,不如让他去发现道理。其实不一定要成语故事,有是一个寓言故事,或是儿童绘本上的小故事都是可以的。所谓小故事,大道理嘛。大人看了的故事,也可以将它转换成孩子的口吻讲给他们听,这样他们也容易理解并记住。


我将用三个成语小故事来回答这次提问

【取长补短】

孟子,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,思想家很瘦,当时人们的尊敬,人们有什么困难,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孟子往往会给人提供好的建议,让人们的困难得到解决。

战国时期的藤国,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。很多大的国家都欺负滕国滕国没有办法,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。

腾文工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,非常想让滕国富想起来,他想呀想呀,不知如何使国家富强起来,这样他的大臣们来商量,但商量来商量去,也没有令人满意的办法。

腾文公就向孟子请教,孟子告诉滕文公,要想使国家富强,就必须实行仁政,孟子说,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叫颜渊。颜渊曾经说过,舜是怎么样的人?我也就是怎样的人,有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那样,现在滕国把土地长的地方截下来,补在短的地方组成一个正方形,那没边之长也将有50里,只要实心仁政,肯定能把他治理成一个很好的国家。

解释:【取长补短】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,使自己得到提高。

上一篇如何让孩子减少孤独感

下一篇身高管理尽早抓,get明星宝宝同款大长腿